一、我能按要求填空。(拼音写汉字、给带点字注音、把成语补充完整。)(5分)
举世( )( )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 )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yù( )关。穿过崇山( )( )、山涧( )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yù( )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能用以下成语来形容长城( )、( )。
二、我能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10分)
1.“中国古代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这句话出自课文《 》,作者是 ,是他在 年 月 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作的演讲。这句话的意思是
。
2. 、 、 都是小说《红岩》中的人物。在我国的文学长廊中,有很多革命题材的小说,如,刘知侠的《 》、吴强的《 》等等。
3.“世界童话大王”是丹麦的 ,他的童话 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他的童话还有 、 等。
4.学了《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我会把“春节 除夕 元宵节 二月二 腊八 小年”这些节日按时间排列
5.“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两百多间房屋如菊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这句话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三、我能补充完整。(8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2.最伟大的见解是 (英国) 《蝇王》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 。 (美国)海明威《 》
4. ,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
5.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 (叠字联)
四、给下面两句话分别加上标点,使每句话都能表示两种相反意思。(4分)
1、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⑴ ⑵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⑴ ⑵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 )
2.“她说话太尖刻,我们不能接受。”句中的“尖刻”是贬义词。 ( )
3.“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这句是个比喻句。 ( )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是杜甫的诗句。 ( )
5.“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是《将相和》中的两个故事。 ( )
6.“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这句话可以这样停顿:“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
松。”( )
7.“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和“他对我说,总理叫他去”意思不一样。 ( )
8.“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族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这句话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 )
9.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是“北京韵味、通俗明白、诙谐幽默。” ( )
10.《匆匆》、《茶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 ( )
六.下面的文字在标点和遣词造句方面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五处并改正。(6分)
①2010年1月2日是长春永雪节开幕的日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点亮东北虎回家之路》雪雕比赛成为了这次冰雪节的一大亮点。②一群武警战士对雪墙上的虎头像特别感兴趣,纷纷在虎头前合影留念。③“我们是森林武警,保护东北虎我们也有份” 。一个刚刚入伍的小战士一边阅读WWF宣传材料,一边兴奋地对志愿者说。
④随著2010年中国农历虎年的临近,老虎保护逐步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⑤近年来,由于中国政府及一些国际环保组织的努力下,吉林、黑龙江两省符合东北虎栖息的森林逐渐恢复,背井离乡在俄罗斯避难的东北虎也开始慢慢返回家乡。⑥WWF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更多的人关注野生东北虎的境遇,支持保护东北虎,使更多的老虎能够在下一个虎年回家。
①句有一处标点错误: 应该为
③句有一处标点错误: 应改为
④句有一处用词不当: 应改为
⑤句有两处用词不当: 应改为 应改为
⑥句有一处句子成分残缺: 应改为
七、我能阅读文言文。(7分)
学 弈
弈秋,通过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浩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字的含义。(2分)
惟 : 缴 :
俱 : 弗:
2.翻译句子(2分)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浩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两人一起学习,为何会有不同的结果?(1分)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①,乃复进。其母知其言宣也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③,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言宣矣。
[注释]
①辍(chuò)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辍笔”。
②言宣(xuān):遗忘。 ③裂:割断。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1分)
A、其母方织(正在) B、孟子辍然中止(……的样子)
C、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 D、以此戒之(戒备)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1分)
八、我能完成口语交际。(8分)
(1)假设你是记者,要采访身边的无名英雄,如警察、教师、清洁工、辛勤的园丁等,请你选择一个采访对象,写出采访的开场白、采访想了解的内容以及结束语。
采访对象:
开场白:
采访内容:
结束语:
九、回答问题。(12分)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音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佷感动的。在一个音乐的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満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他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高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 劳动 创造 这些词的伟大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给下面各字写出读音,并按音序排列。(3分)
著( )聋( )奏( )鸣( )醒( )创( )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用“__”画下来。(1分)
4、抄写文中的比喻句: (1分)
5、微雕工艺师向人们“捧出的艺术花束”是什么?在文中用~~标出。(1分)
6、谈谈你对“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的理解。(2分)
7、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2分)
十、作文。(30分)
题目:告诉你一件新鲜事
要求:选材要新颖,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条理清楚,结构完整,450字以上。
选做题
一、名著知识。(8分)
1.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
3.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是 ,他上梁山最能体现“逼上梁山、官逼民反”。
二、古诗阅读(12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注释 ①不期:无法预料;②肯:岂肯,怎愿。
1、这三首诗都说到了历史名将项羽,你知道的与他有关的成语故事有 、 。
2、在《夏日绝句》中,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是 。
3、诗句“胜败兵家事不期”让你想到俗语 。
4、“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采用了 修辞手法,意思是:
。
评论